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投产,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增收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探索“渔光互补”这一新型发展模式。近日,位于广西桂林市的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正式投产,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增收的新途径,也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位于桂林市阳朔县,占地面积约1000亩。该项目将太阳能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,实现了“上可发电、下可养鱼”的双赢局面。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,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。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当地政府高度重视,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企业方面,则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,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,确保项目的高效、安全运行。
据了解,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共安装了2.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,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500万千瓦时。同时,项目还配套建设了现代化的渔业养殖基地,养殖面积达500亩,可容纳约1000万尾鱼苗。
项目投产以来,当地渔民反响热烈。原本以传统渔业为生的渔民,如今有了新的增收途径。渔民们纷纷表示,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。
“以前我们只能靠捕鱼为生,收入不稳定。现在有了这个项目,我们可以在岸上养鱼,还能参与光伏发电,收入有了保障。”一位参与项目的渔民说。
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的成功投产,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还为我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该项目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保护生态环境、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首先,该项目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,实现了土地的立体化利用。在光伏板下养殖鱼类,既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,又为渔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。
其次,项目在建设过程中,注重环保和生态保护。光伏板采用环保材料,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极小。同时,养殖基地采用生态养殖技术,确保了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。
最后,该项目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渔民们通过参与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,实现了收入的双增长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总之,桂江“渔光互补”项目的成功投产,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类似的“渔光互补”项目在我国各地落地生根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富川瑶药种植基地挂牌,千年秘方催生百亿康养产业
- • 富川脐橙元宇宙游戏上线,虚拟种植引领实体果园认购新潮流
- • 钟山贡柑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,扫码即可查询全生命周期数据
- • 贺州元宇宙瑶寨上线,数字分身跳长鼓舞成Z世代新宠
- • 钟山油茶文化体验馆盛大开业,游客体验擂茶配瑶乡糍粑的独特风情
- • 贺州八步区“县管校聘”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,城乡教师轮岗比例超30%
- •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展翅高飞,500名学子圆梦未来
- • 瑶乡梯田实景剧《赵金龙起义》盛大开演,200村民共筑史诗级制作
- • “平桂碳酸钙矿石盲盒首发:挖矿体验与科普研学,一键搞定”
- • 八步云端民宿集群盛大开建,悬崖泳池直面滑水冲峡谷,打造极致度假体验
- • 昭平茶旅轻轨试运行,游客空中俯瞰万亩生态茶园,体验茶乡新风尚
- • 黄姚古镇荣登“全国非遗旅游小镇”,夜游经济收入翻番,再现千年古韵新风采
- • 《富川过山瑶婚俗惊艳央视,新郎爬楼娶亲引爆短视频平台》
- • 平桂矿区旧貌换新颜,工业风美食城月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
- • 西湾河首届“碳酸钙艺术设计赛”闪耀巴黎,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世界
- • 南岭民族走廊研学基地盛大开营,千名学生共赴瑶族“盘王节”民俗之旅
- • 富川瑶绣产业绽放光彩,助力2.6万妇女就业,非遗工坊年产值突破3亿
- • 秀水状元村科举文化实景剧首演,游客可亲身体验“殿试夺魁”
- • “危房改造‘以旧换新’,200户居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”
- • 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:县城教师每周送教下乡,助力农村教育振兴
- • 姑婆山壮族三月三万人山歌会,无人机点亮夜空,共筑民俗星空盛宴
- • 贺州锚定“双碳”目标,绿色经济占比2025年将达60%
- •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,村民摆摊日入千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钟山县高考体育特长生录取人数同比翻番,体育教育再创佳绩
- • 贺州与肇庆携手共建跨省教育集团,共享大湾区名师资源库,共育未来人才
- • 贺州首创“生态积分超市”,村民垃圾分类可兑换生活物资
- • 贺州市启动“教育强市三年行动”,新建15所中小学,新增学位2万个
- •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,种养结合模式助力收益提升70%
- •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“飞地经济示范区”,首批入驻企业投资超80亿,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
- • 《贺州民俗大典》横空出世:百名学者十年磨一剑,收录2000项民间智慧
- • 富川脐橙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,助力3万果农共致富
- • 桂江水上露营岛盛大开放,帐篷浮台垂钓看日出,限量预约体验自然之美
- • 贺州首部红色沉浸剧《古道烽火》首演,观众化身地下党员体验革命岁月
- • 贺州冷链物流枢纽正式投用,农产品直通大湾区缩短6小时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近代教育家李任仁贺州办学手稿捐赠,百年教案揭示素质教育先声
- • 桂江渔民上岸转产扶持升级,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
- • 八步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核心基地,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
- •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,年处理尾矿500万吨,助力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
- • 大湾区预制菜龙头企业投资10亿元建厂,年加工本地农产品8万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八步瑶族盘王节首推元宇宙分会场,全球瑶胞虚拟共舞长鼓舞,共庆民族传统节日”
- • 贺州市设立30亿元绿色产业基金,助力新能源与循环经济蓬勃发展
- • 富川冷泉生态农业园牵手盒马鲜生,有机蔬菜直供大湾区市场
- • 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,年加工青梅李果突破万吨大关
- • 富川扶贫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,消费者扫码即知扶贫故事
- • 平桂区姑婆山航空营地盛大启用,低空观光航线直连桂林阳朔,开启空中旅游新时代
- • 瑶族“度戒”成人礼创新:青少年VR体验传统考验,传承文化新风尚
- • 千年瑶寨携手“瑶浴养生节”,传承600年药浴配方焕新活力
- • 昭平茶祖祭盛典启幕,千名茶农演绎千年采茶古礼
- • 贺州首所“壮瑶双语幼儿园”开园,民族文化从娃娃启蒙
- • 古村落焕新颜,智慧消防守护200栋木屋安全
- • 《潇贺先贤》纪录片开拍:探秘南岭走廊文明交汇史,揭开千年古道之谜
- • 昭平县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30%,助力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
- • 古村落焕新颜:“光伏+旅游”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分红破万元
- • “红军长征过贺州”数字纪念馆上线,AI技术助力湘江战役补给线复原
- • “龟石湿地国际候鸟摄影赛获奖作品直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,展现自然之美与人类关怀”
- • 平桂瑶绣惊艳纽约时装周,非遗传承人跨界演绎民族风采
- • 富川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,种养结合效益提升60% 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平桂废弃矿区变身万亩生态果园,年产值突破亿元,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富川盘王节:万人踏歌,瑶族长鼓舞创吉尼斯世界纪录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建“扶贫公寓”,300户矿工家庭免费入住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贺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新台阶,85%的治理率与12个零碳示范村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
- • 平桂矿区遗址焕新颜,变身蒸汽朋克公园,井下酒吧与矿石文创引领潮流
- • 贺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,钙基新材料技术再创国际领先佳绩
- • 桂江渔民转产扶持计划:千艘渔船华丽变身,生态观光船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%,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前30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贺州发行“东融一卡通”,大湾区居民共享本地市民待遇
- • 贺州教师发展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,三年内全员轮训助力数字教学能力提升
- • 昭平“赛大猪”民俗转型:生态养殖与文化IP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
- • 香港贸发局设立贺州联络处,助力企业获取CEPA零关税资质
- • “村BA”联赛常态化,球场灯光点亮瑶寨夜经济新篇章
- • 潇贺古道危房改造竣工,200户村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
- •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,秦汉驿道遗迹发现罕见图腾石刻,历史文化瑰宝焕新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