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实施,严禁拆真建假,守护“活态博物馆”
近年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拆除、破坏的风险。为了保护这些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古村落,贺州市政府近日正式实施了《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》,旨在严禁拆真建假,守护这些“活态博物馆”。
贺州古村落,是我国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极高的历史、文化和艺术价值。这些古村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承载着丰富的民间传说、民俗风情和传统工艺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些古村落却面临着拆真建假的危机。
《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》的实施,为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。根据条例规定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、破坏古村落内的历史建筑、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,将依法予以处罚。
在条例实施过程中,贺州市政府将采取以下措施:
一是加强宣传引导。通过多种渠道,向公众普及古村落保护知识,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村落保护中来。
二是严格审批制度。对古村落内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批,确保项目符合保护要求。对于不符合保护要求的项目,坚决不予批准。
三是加强监管力度。对古村落内的建设活动进行全程监管,确保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。
四是强化责任追究。对违反古村落保护条例的行为,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《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》的实施,对于保护贺州古村落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:
首先,保护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。通过禁止拆真建假,确保了古村落的原貌得以保留,让后人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。
其次,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。古村落作为“活态博物馆”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,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增加了村民的收入。
再次,传承了民间文化。古村落内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,通过保护古村落,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。
最后,提高了民众的保护意识。条例的实施,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,为今后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总之,《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》的实施,为贺州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贺州市政府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,让这些“活态博物馆”得以传承下去,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。
- • 教育数字化改革启动,智慧黑板助力教室焕新颜
- •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,30万村民共享健康甘泉
- • 农村工匠培训基地开班,砌筑工、瑶绣师等持证上岗率超9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贺州酸菜: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走向全国,老坛酸香征服味蕾
- •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:选手身着汉服,穿越秦汉石板路,融汇古今文化
- • 贺州数字矿山管控平台成功上线,碳酸钙开采效率提升40%
- • 大湾区“飞地经济”园区落户昭平,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
- • 香港贸发局设立贺州联络处,助力企业抢占CEPA零关税政策先机
- • 红色教育公益岗位扩容,退伍军人优先录用为景区讲解员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农村公益性墓地全覆盖,生态安葬补贴惠及千家万户
- • 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扩容,助力孵化企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
- • 平桂矿区变身生态农场,万亩向日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
- • 县管校聘2.0改革深化,城乡教师轮岗比例突破40%: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
- • 平桂区“光明扶贫工程”:2000名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希望
- • 钟山县大病专项救治显成效,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大幅减轻
- • 八步区贺街淮山借力区块链溯源,产品溢价率显著提升25%
- • 公安镇发现汉代冶铁遗址,改写岭南冶金史新篇章
- • 桂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,粤桂联合投入修复资金5亿元,共筑绿色生态屏障
- • 昭平四中荣膺“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”称号,绿色教育再创佳绩
- • 肇庆-贺州东西部协作深化,共建农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富川特殊教育学校瑶鼓队惊艳亮相全国残运会开幕式,展示特殊教育风采
- • 红色研学与农事体验完美融合,年接待游客突破八万人次
- • 钟山红糟辣椒酱荣膺地理标志认证,助力椒农增收30%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黄姚古镇焕新颜,AR沉浸式游览开启明清商帮故事之旅
- • 贺州“万亩设施蔬菜”工程启动,智慧大棚助力亩产收益翻三倍
- • 贺州高龄补贴助力6万群众,一季度发放1111万元彰显民生关怀
- • 大湾区扶贫车间落户南乡镇,瑶绣手包月出口额突破500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钟山贡柑采摘节盛大启幕,果膳全宴热销带动周边民宿预订量翻番
- • 大湾区预制菜十强企业齐聚贺州产业园,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钟山油茶产业扶持计划启动,低保户免费领取油茶苗和技术包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双语双文”教学示范校挂牌,瑶汉学生共学语言与历史
- • 八步瓜花酿:入选“中国乡村美食地标”,日销3000个创纪录,揭秘这道美食背后的故事
- • “石匠开山礼”:数字复原与VR技术再现百年采石场景
- •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《临贺长歌》,场场爆满一票难求,传统艺术魅力再现
- • 八步区南乡镇温泉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,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
- • 思勤江畔萤火虫诗歌夜:诗人与虫鸣共谱自然乐章
- • 贺州首创“乡村振兴积分超市”,村民环保行为可换实物,助力乡村绿色发展
- • 贺州数字矿山管控平台成功上线,碳酸钙开采效率显著提升40%
- • 非遗瑶族“火猫舞”竞技赛火热开赛,各村组队争夺“猫王”称号
- • 农村快递服务再升级:进村率达100%,日均收发件突破5万单
- • 贺州健康饮品产业园再掀发展热潮,签约10家生物医药企业助力长寿之乡腾飞
- • 钟山县全域推广“生态洗衣房”,年节水超50万吨,绿色生活新风尚
- • 八步区贺街镇古村落活化利用,古宅变民宿焕发新活力,入住率高达90%
- • 共享菜园模式兴起: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新路径
- 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,15万村民共享“放心水”,幸福生活再升级
- • 贺州首条“非遗主题高铁专列”发车,车厢变身瑶族文化展厅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,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养老新蓝图
- • 贺州庆贺世界长寿市认证十周年,发布“长寿基因图谱”科研成果
- • 平桂区试点乡村元宇宙项目,虚拟古镇助力实体旅游增长40%
- • 瑶乡“村BA”联赛点燃夜经济,贫困户摊位月销5万,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全国首创“链长+专班”服务模式,12条产业链签约率提升60%——创新驱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
- • “红军长征过贺州”数字纪念馆上线,AI技术再现湘江战役补给线历史场景
- •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,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可达4000元,照亮生活新希望
- • 跨境金融服务中心挂牌,大湾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百亿大关
- • 八步客家山歌擂台赛开锣,AI评分系统助力方言保护
- • 八步区打造全国最大香芋种苗基地,年供种苗覆盖1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黄姚古镇长寿宴申遗启动,108道养生菜品融合瑶壮古方传承千年智慧
- • 姑婆山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,百名康养专家共探“生态密码”
- • 贺州市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积分制,村民环境整治换商品,共建美丽乡村
- • 富川瑶绣产业崛起:3万绣娘就业,非遗工坊年产值超2亿
- • 黄姚古镇长寿宴开席,108道康养菜品融合瑶壮食疗古法,传承千年养生智慧
- • 富川秀水状元村国学研学基地与大湾区50所学校达成战略合作,传承国学文化
- • 北陀镇红豆杉群落震惊全球,生态科考基地成国际团队聚集地
- • 《商帮迷局》黄姚古镇剧本杀全新上线,全员古装沉浸式破案体验等你来挑战!
- • 平桂区共享厨房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,年销额突破2亿!
- • 昭平北莱村古法造纸工坊走红,非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
- • 平桂区文华社区“扶贫微工厂”:家门口就业助力搬迁户脱贫致富
- • 平桂矿区遗址工业遗产艺术节盛大开幕,废铁雕塑群震撼亮相
- • 《盘王谷瑶族神话光影秀盛大首映,裸眼3D重现创世传说》
- • 西湾街道老旧小区光伏屋顶全覆盖,居民电费支出降七成,绿色生活新篇章
- • 昭平长寿膳食进校园,5万学生每周免费享用养生油茶,助力健康成长
- •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储运项目落户桂东,助力打造清洁能源枢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