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助力乡村振兴与传承非遗技艺
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在此背景下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捐资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旨在助力乡村振兴,同时为传承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。
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此次捐建的10所乡村非遗工坊,涵盖了陶瓷、刺绣、剪纸、木雕等多个非遗项目。这些工坊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更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据了解,这10所乡村非遗工坊的建立,共带动了1000余人就业。其中,许多村民通过学习非遗技艺,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非遗传承人的转变。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技能,还增加了家庭收入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以陶瓷工艺为例,某乡村非遗工坊的负责人表示:“自从工坊建立以来,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学习,现在已经有几十人掌握了陶瓷 *** 技艺。他们不仅可以在工坊工作,还可以将技艺传承给下一代,让我们的陶瓷文化得以延续。”
此外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还注重工坊的可持续发展。在捐建过程中,基金会与当地 *** 、企业合作,为工坊提供技术支持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帮助。同时,基金会还鼓励工坊开展多元化经营,如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,以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。
在非遗工坊的带动下,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通过学习非遗技艺,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,还增强了文化自信。许多村民表示,今后将更加珍惜和传承非遗文化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在捐建乡村非遗工坊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。基金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举措,让更多村民受益,让他们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,实现自身价值。”
总之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为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工坊将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,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农村工匠培训基地开班,砌筑工、瑶绣师等持证上岗率超9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贺州中药代煎中心智能化升级,煎药效率提升50%,中医药服务再上新台阶
- • 钟山职校携手格力电器共建实训基地,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%
- • 昭平县茶旅融合创收15亿,助力“中国有机茶之乡”品牌价值翻番
- • 深贺产业合作园盛大开园,30家高新企业首批入驻大湾区
- • 富川瑶绣全球设计大赛盛大启幕,非遗纹样对接国际大牌LV、GUCCI
- • 贺州教育发展基金会募资破亿,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创新高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,300户矿工家庭免费入住助力脱贫攻坚
- • 中国瑶绣之都正式挂牌,非遗工坊年出口订单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富川瑶族“朝踏节”重现,古法瑶浴配方入选国家中医药目录,传承千年瑶医智慧
- • “田间课堂”开讲,3万学生共赴水稻种植劳动实践之旅
- • 贺州学院与华润水泥共建实验室,固废资源化研究获千万级课题资助
- • 南乡温泉光影剧场盛大首演《瑶岭幻境》,全息投影演绎创世神话
- • 瑶族风雨桥群申遗启动,古村落旅游收入破亿元,传承与创新共绘民族旅游新篇章
- • 贺州高龄补贴助力6万群众,一季度发放1111万元彰显民生关怀
- • 南乡温泉康养小镇荣膺国家级认证,温泉民宿集群成湾区养生客新宠
- • 富川国际慢城喜迎意大利品牌酒店入驻,共筑大湾区康养后花园
- • 石匠开山礼:数字复原与VR技术重现百年采石场景
- • 富川脐橙产业崛起: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,深加工产品出口量全国领先
- • 富川“冷泉香米订单农业”助力脱贫攻坚,惠及42个贫困村,户均分红8000元
- • 脐橙电商物流园投运,开启“48小时鲜达全国”新时代
- • 昭平北莱村古法造纸工坊走红,非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
- • 贺州竹编非遗传承人联手宜家,传统鱼篓焕发北欧风家居新活力
- • 腊味文化节盛大开幕,非遗技艺腊肠出口RCEP国家,传承与创新共绘美好未来
- • 潇贺古道富川段申遗启动,秦汉古道遗址公园规划亮相: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
- • 贺州“秸秆变肉”工程启动,万吨秸秆转化生态饲料,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“四点半课堂”全覆盖,助力乡村儿童解决留守家庭看护难题
- • 钟山县扶贫光伏电站并网发电,年收益分红惠及8000户贫困家庭
- • 贺州市“长者食堂”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5万老人共享幸福晚年
- • 残疾人数据标注员培训结业,居家就业助力破解增收难题
- • 桂江生态移民安置小区竣工:500户库区渔民迁入智慧社区,开启新生活篇章
- • “大国工匠进校园”活动盛大启动,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,引领青年学子探索职业新天地
- • 亲子必玩:矿区小火车联动剧本杀,解密“宝藏地图”赢文创礼包
- •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,碳汇交易助力增收千万
- • 贺州古瑶寨发现清代“女书”石刻:女性教育史研究迎来新突破
- • 八步区打造华南地区最大香芋种苗基地,年供应种苗突破万亩大关
- •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,秦汉驿道遗迹发现罕见图腾石刻,揭秘千年古道的历史密码
- • 家校共育APP上线,助力全区家庭教育迈入新纪元
- • 昭平瑶寨篝火订婚夜走红,情侣体验火把传情仪式浪漫非凡
- • 大湾区艺术家驻村计划成果展启幕:废弃农具变身装置艺术,展现创意无限
- •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,20万亩林地融入粤港澳碳市场
- • 昭平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10万元,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黄姚古镇明清古宅修复完工,AR导览再现千年商埠盛景
- • 昭平长寿宴菜单大揭秘:六堡茶香鸡、桂江鱼生领衔必吃榜
- • 贺州市创新“生态警察+无人机巡查”模式,成功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
- • 桂东国际陆港首发中欧班列,碳酸钙制品直抵波兰马拉舍维奇,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
- • 桂江渔村“开渔祭”重现,百艘渔船齐发传承千年仪式
- • 昭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,20所教学点升级智慧教室
- • 百里水墨画廊热气球之旅:俯瞰喀斯特峰林日出的绝美画卷
- • 贺州名人数字藏品全球发行,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基因传承
- • 贺州“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”上线,智能推荐时令菜品,带你领略贺州美食文化
- • 碳酸钙下游产业链延伸,可降解塑料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
- • 贺州中药代煎中心启用,智能化煎煮效率提升50%,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
- • 贺州携手华为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,年孵化企业超百家,共谱发展新篇章
- • “百家灶”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,一村一灶重现古法烹饪魅力
- • 大湾区医保创新联动,让“病有所医”更有温度
- • 平桂公会扣肉年销50万碗,传统宴席菜变身预制菜爆款,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
- • 数字乡村示范县验收通过,智慧农业覆盖率超6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“双语双文”教学示范校挂牌,瑶汉学生共学语言与历史
- • 特殊教育学校瑶绣作品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银奖,展现残疾人独特艺术魅力
- • 钟山移民安置点扶贫农贸市场落成,为搬迁户提供免费摊位助力脱贫致富
- • 平桂区智慧农机共享平台正式启用,手机一键呼叫无人收割机助力农业生产
- • 平桂:中国重钙之都,纳米钙粉体技术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贺州美食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,实时监测2000家餐饮店口碑,助力美食产业发展
- • 桂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,粤桂联合投入5亿元修复资金,共筑绿色生态屏障
- • 瑶族“度戒”成人礼创新:青少年VR体验传统考验
- • 《商帮迷局》黄姚古镇剧本杀全新上线,NPC全员古装沉浸式破案体验来袭!
- • 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年产值突破15亿元
- •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,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可达4000元,照亮生活新希望
- •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圆梦,累计资助800名少女完成学业
- • 黄姚古镇景区门票收入反哺民生,村民年度分红最高破万元
- •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,15万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