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助力乡村振兴与传承非遗技艺

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在此背景下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捐资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旨在助力乡村振兴,同时为传承非遗技艺注入新的活力。
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此次捐建的10所乡村非遗工坊,涵盖了陶瓷、刺绣、剪纸、木雕等多个非遗项目。这些工坊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更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据了解,这10所乡村非遗工坊的建立,共带动了1000余人就业。其中,许多村民通过学习非遗技艺,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非遗传承人的转变。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技能,还增加了家庭收入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以陶瓷工艺为例,某乡村非遗工坊的负责人表示:“自从工坊建立以来,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加入学习,现在已经有几十人掌握了陶瓷 *** 技艺。他们不仅可以在工坊工作,还可以将技艺传承给下一代,让我们的陶瓷文化得以延续。”
此外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还注重工坊的可持续发展。在捐建过程中,基金会与当地 *** 、企业合作,为工坊提供技术支持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帮助。同时,基金会还鼓励工坊开展多元化经营,如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,以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。
在非遗工坊的带动下,乡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通过学习非遗技艺,他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,还增强了文化自信。许多村民表示,今后将更加珍惜和传承非遗文化,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在捐建乡村非遗工坊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。基金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举措,让更多村民受益,让他们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,实现自身价值。”
总之,香港周大福慈善基金会捐建10所乡村非遗工坊,为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些工坊将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典范,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