瑶绣长鼓舞进校园,贺州民族学校非遗课程全覆盖,传承民族文化新篇章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,各地纷纷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,旨在让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。贺州民族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将瑶绣、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,实现了非遗课程的全覆盖,为传承民族文化开辟了新的篇章。
贺州民族学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,是一所集瑶、汉、苗等多民族于一体的民族学校。该校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,将非遗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瑶绣、长鼓舞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上,贺州民族学校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瑶绣是瑶族民间传统刺绣技艺,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。长鼓舞则是瑶族民间舞蹈,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。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非遗技艺,贺州民族学校开设了瑶绣、长鼓舞等非遗课程,并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担任教师,为学生传授技艺。
在瑶绣课程中,学生们从基础的针法、色彩搭配学起,逐渐掌握瑶绣的精髓。在长鼓舞课程中,学生们跟随传承人学习舞蹈动作、音乐节奏,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学校还定期举办非遗文化展览、比赛等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艺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贺州民族学校的非遗课程全覆盖,不仅让学生们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,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、传承文化的平台。在非遗课程的熏陶下,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,对民族技艺的热爱日益浓厚。
值得一提的是,贺州民族学校的非遗课程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。许多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纷纷捐款捐物,为学校非遗课程的开展提供保障。同时,学校还与高校、研究机构合作,共同研究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,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。
非遗课程全覆盖,不仅让贺州民族学校成为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摇篮,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会有更多学校加入非遗教育的行列,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薪火相传。
总之,贺州民族学校非遗课程全覆盖的实施,为瑶绣、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我们期待更多学校能够借鉴贺州民族学校的成功经验,共同为传承民族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贡献力量。
- • 昭平竹笋宴助力林下经济腾飞,合作社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
- • 昭平茶油冷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,营养价值保留率提升25%,引领健康食用油新潮流
- • 贺州健康饮品产业园再掀发展热潮,签约10家生物医药企业助力长寿之乡腾飞
- • 易地搬迁社区建扶贫微市场,残疾人摊位免租金年销农货百万
- •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成功投产,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
- • 黄姚古镇:辐射带动周边民宿集群,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
- • 富川立新安置区助力脐橙产业,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
- • 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累计发放突破3.48亿元,助力民生保障
- • 古村落光伏+旅游模式助力扶贫,贫困户年分红突破万元大关
- • 《桂东游击队创始人吴赞之日记出版,揭秘潇贺古道游击战术之谜》
- • “首家校园科技馆盛大开放,VR模拟探月项目点燃学生科创热情”
- • 大湾区青年艺术家驻村计划启动,竹编装置艺术展惊艳乡村
- • 富川智慧停车系统上线,学校周边拥堵率下降70%,智慧城市建设再添新篇章
- • 粤港澳生物医药“飞地园区”在贺州落地,20家企业集体签约,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投产,年处理固废200万吨,创收15亿助力绿色转型
- • 南岭民族走廊研学基地盛大开营,千名学生共赴瑶族“盘王节”民俗之旅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,矿工家庭免费入住温暖家园
- • 昭平智慧茶山引领农业现代化,物联网覆盖率达70%,亩均成本降20%
- • 粤桂协作“反向飞地”启用,大湾区共享办公区免租三年,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平桂区姑婆山低空旅游航线开通,直升机观光预订量激增300%!
- • 红色研学与农事体验完美融合,年接待游客突破八万人次
- • 瑶医药与康养产业融合,种植基地规模扩大至5000亩,助力健康产业发展
- • 富川冷泉香米与五芳斋联名端午礼盒预售火爆,订单量突破20万组!
- • 贺州站焕新升级,新增6部电梯助力“无障碍出行全覆盖”
- • 贺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,分红大会热闹非凡
- • 贺州民族融合博物馆盛大开馆,展陈千年瑶壮汉共治文书,传承多元文化记忆
- • 昭平茶园碳汇交易首单落地,茶农年增收2000元,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壮族“蚂拐节”:稻田放生万只青蛙,祈愿生态回归与丰收
- • 大湾区“会呼吸的城市”,到底有多吸氧
- • 贺州非遗剧团复排桂剧《周渭断案》,廉政主题巡演全国彰显文化自信
- • 钟山腊味引领行业新风尚: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食品安全
- • 昭平茶荣登中欧地理标志协定,有机茶出口均价翻番
- • 富川脐橙音乐节美食盛宴,3天销售额突破800万元
- • 瑶乡梯田实景剧《赵金龙起义》震撼开演,200村民共筑史诗级制作
- • 从潇贺古道到数字孪生,临贺故城开创文物数字产权认证先河
- • 八步区改造老旧小区45个,广西县域加装电梯覆盖率再创新高
- • 贺州瑶族《盘王大歌》荣登联合国非遗名录,千年史诗唱响世界舞台
- • 《稻之道》首演在北陀梯田举行,百名农民演员共致敬农耕文明
- •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,非遗工坊助力3万绣娘共筑美好生活
- • 钟山零工市场:AI助力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,便捷高效新体验
- • 共享厨房助力乡土美食崛起,孵化50个IP年销额破2亿元
- •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机制创新,茶农分红比例提升至60%,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,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,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大湾区西湾街道“金牌月嫂”月薪过万,包车接送服务贴心周到
- • 贺州发布“长寿农品”区域公用品牌,百家企业获授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八步区供港蔬菜基地扩容至10万亩,大湾区“菜篮子”直通车服务升级,发车量翻倍
- • 铺门镇田教授直播带农技,千名菜农科学种菜收入翻番
- • 矿区遗址公园设公益岗位,百名下岗工人转型景区管理员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黄姚中秋柚子灯漂流夜爆红,千盏灯火点亮千年水系古街
- •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
- • 昭平乡村“百家被”公益行动:留守老人用双手缝出温暖,照亮山区儿童的未来
- • 昭平竹筒饭南极之旅:冻干技术助力科考队美食保鲜
- • 贺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,沼气发电照亮千户乡村生活
- • 文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中心启用,AI情绪识别系统助力心灵呵护
- • 贺州经开区勇立潮头,入选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,电价成本直降20%
- •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,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突破300吨,开启农业出口新篇章
- • 富川冷泉生态农业园牵手盒马鲜生,有机蔬菜直供大湾区市场
- • 龟石国家湿地公园观鸟指南发布,白鹭迁徙季摄影大赛正式启动
- • 贺州首条“农业观光轻轨”通车,畅游茶园梯田古村落,开启乡村旅游新篇章
- • 钟山油茶文化体验馆盛大开业,游客体验擂茶配瑶乡糍粑的独特风情
- •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,年处理尾矿500万吨,助力绿色环保发展
- • 昭平县“智慧茶山”项目助力茶农增收,亩均收入翻番
- • 昭平凤凰安置区“四点半课堂”:破解搬迁儿童托管难题的创新举措
- • 富川瑶乡“区块链脐橙”溯源系统上线,扫码即可了解生长全周期
- • 钟山红糟辣椒酱再创佳绩,荣获国际辣味挑战赛金奖,出口订单激增200%
- • 大湾区游客专享:高铁站至景区“免费接驳+电子导览”一键通,畅游无阻!
- • 贺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,增设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,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
- • 贺州“十四五”规划描绘千亿健康产业集群蓝图,打造长寿经济高地
- • “秀水状元村科举文化体验周:AI考官智能判卷,颁发状元证,传承千年科举文化”
- • “全县推广AI普通话教师,助力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提升”
- • 00后瑶绣女孩荣膺“乡村文化守护人”,获百万传承基金助力非遗传承
- • 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,万亩废弃地变身光伏农场,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新潮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