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桂矿区复垦区蝶变万亩花海,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,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

近年来,我国各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,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矿区,一个曾经废弃的矿区经过精心复垦,如今已蝶变为一片美丽的万亩花海,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这片花海每年吸引着约80万名游客前来观光旅游,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也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平桂矿区位于贺州市西北部,曾是当地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地。然而,随着资源的枯竭,矿区逐渐废弃,留下了一片荒凉的土地。为了改善生态环境,促进可持续发展,当地政府决定对矿区进行复垦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废弃的矿区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区。
复垦后的矿区,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,打造了一片广阔的花海。这里种植了各种花卉,如玫瑰、郁金香、牡丹等,四季花开不败,美不胜收。春天,粉色的桃花、白色的梨花争相绽放;夏天,五彩斑斓的郁金香、艳丽的牡丹竞相斗艳;秋天,金黄的菊花、火红的枫叶交相辉映;冬天,洁白的雪花覆盖着整个花海,宛如仙境。
这片花海不仅美得令人陶醉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农耕文化、民俗风情和现代的生态旅游。当地政府还举办了各种主题活动,如花卉节、摄影展、农耕体验等,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,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复垦后的矿区,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了80万人次,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据统计,每年花海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,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同时,花海旅游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,许多村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参与旅游服务等途径,实现了脱贫致富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花海,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是加强生态保护,严格控制农药、化肥的使用,确保花卉生长环境良好;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;三是加大宣传力度,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。
如今,平桂矿区复垦区蝶变为万亩花海,已成为贺州市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。这片花海不仅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平桂矿区复垦区将继续发挥其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,为我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“茶乡研学”课程上线,学生体验六堡茶采摘制作全流程,传承茶文化新风尚
- • 贺州“万亩设施蔬菜”工程启动,智慧大棚助力亩产收益翻三倍
- • 中共早期党员黄士韬故居焕新颜,VR技术再现“省港大罢工”风云
- • 昭平茶园碳汇交易首单落地,茶农年增收2000元,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“中国最美生态茶园”,茶旅融合收入突破15亿
- • 贺州香芋品牌闪耀国际舞台,外籍网红直播带货创百万订单佳绩
- • “脐橙贷”: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,信用秒批低息贷款惠及乡村百姓
- • 贺州高新区晋升国家级,RCEP新材料研发中心同步揭牌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西湾河首届“碳酸钙艺术设计赛”盛启,矿石变身国潮首饰闪耀巴黎展
- • 八步区长者食堂:一元餐补惠及5万老人,暖人心田的温暖关怀
- • 昭平职校电商直播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超40%,年带货破亿,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向
- • 八步区贺街镇古村落活化利用,古宅变民宿焕发新活力,入住率高达90%
- • 贺州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,年处理尾矿500万吨,助力循环经济发展
- • 昭平竹编非遗工坊携手爱马仕,限量款竹灯拍出天价,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
- • 黄姚古镇汉服旅拍基地盛大开业,百套瑶汉服饰任选,专业妆造助力完美呈现
- • 花岗岩矿山变身声音博物馆:矿石碰撞天然音律,奏响自然交响曲
- • 八步易迁社区建“微工厂”,宝妈缝制玩偶月入3000元,家门口就业新风尚
- • “黄金珠宝跨境直播基地正式上线,RCEP订单占比突破四成,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”
- • 平桂矿区塌陷区华丽变身光伏农场,千户村民共享发电分红新篇章
- • 贺州经开区“跨省通办”专窗开通,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,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
- • “睡眠急救站”正式开诊,全流程睡眠障碍干预服务助您重拾优质睡眠
- • 富川瑶族“蝴蝶歌”传承人带徒百名,古老歌谣走进中小学音乐课,文化瑰宝焕发新生
- •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,农事体验成新热点
- • 《BBC纪录片《潇贺先贤》开拍,揭秘岭南文明的世界性贡献》
- • 农村快递全覆盖,日均收发件突破3万单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昭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,15万贫困人口告别饮水难题
- •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,卫生厕所普及率100%,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鹅塘镇万亩藕田谱写“稻藕轮作”新篇章,藕粉出口量领跑全国市场
- • 钟山十里画廊溶洞漂流盛大开放,2公里地下河泛舟探秘,体验地下奇观之旅
- • 农村快递全面开花,进村率100%,日均收发件突破3万单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建“扶贫公寓”,300户矿工家庭免费入住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全国首条碳酸钙固废3D打印生产线投产,建筑废料变身文创雕塑,开启环保与创意融合新篇章
- • 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“智慧食堂”,刷脸支付助力减少排队时间70%
- • 贺州市发布“东融2.0政策包”:湾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8000万元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贺州市发布“东融18条”,助力大湾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5000万元
- • 非遗传承班覆盖全区中小学,瑶族盘王节舞蹈融入校本课程,文化瑰宝焕发新生
- • 八步供港蔬菜基地创新模式,订单农业与保险兜底助力3000户脱贫户稳增收
- • 八步区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圆满完成,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通行
- • 富川脐橙大数据中心上线,区块链溯源保障“果篮子”安全
- • 平桂西湾河治理获“中国水利工程金奖”,工业新城再现水清岸绿
- • “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发电基地,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”
- • 农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助力实现全覆盖,构建美丽宜居新乡村
- •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,黑臭水体消除率100%,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新篇章
- • 瑶族铜鼓铸造技艺跨界融合,年轻匠人打造国潮文创首饰新风尚
- • 贺州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,千名“新农人”直播带货年销破10亿
- • 农村学校“5G+全息课堂”启用,市直名师“跨校分身”授课,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
- •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,黑臭水体消除率100%,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市
- • 贺州名士数字藏品闪耀全球平台,区块链技术守护文化DNA
- • 昭平县“智慧茶山”项目助力茶农增收,亩均收入突破3000元
- • 辛亥革命元老刘古香故居开放,百年书信揭秘岭南革命网络
- • 贺州首创“乡村振兴积分超市”,村民环保行为可换实物,助力乡村绿色发展
- • 贺州瑶医药产业园签约广药集团,10款瑶浴产品即将上市,共筑民族医药新篇章
- • DNA检测揭示陈钦家族多元血统:匈奴-岭南基因交融引发热议
- • 黑木耳深加工基地投产,即食产品抢占日韩健康食品市场
- • “风光储一体化”项目成功并网,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,助力绿色能源转型
- • 贺州长寿美食节盛大开幕,百岁老人代言养生菜引央视关注
- • 贺州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,工业电价直降25%助力企业腾飞
- • 贺州非遗剧团匠心改编桂剧《陈钦戍边》,边疆史诗巡演全国绽放光彩
- • 贺州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,聚焦新材料与数字经济领域发展
- • 贺州站台电梯全覆盖,旅客出行体验再升级
- • 壮族嘹歌改编交响乐,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《南岭和声》——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华彩篇章
- • 临贺故城汉服文化周盛大开幕,秦汉市集再现潇贺古道商贸辉煌
- • AI破译明代瑶族《石牌律》,揭秘“瑶汉共治”法律条文
- • 土瑶长桌宴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,传承瑶族文化魅力
- •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“中国十大生态茶园”,茶旅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
- • 贺街牛肠酸秘方传承五代,酸辣汤底年吸引食客超80万人次
- • 八步现代物流枢纽贯通,直达大湾区货运专列日发3班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脐橙丰收节上的橙皮艺术展:果皮雕塑惊现《蒙娜丽莎》
- •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中心挂牌,首单成交额破2亿元,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
- • 昭平茶宴惊艳大湾区,米其林餐厅客单价888元/位引食客追捧
- • 《壮族嘹歌》改编摇滚版《山歌也疯狂》短视频播放量破亿,民族音乐焕发新活力
- • 贺州竹编惊艳巴黎设计周:传统鱼篓变身时尚家居爆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