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瑶长桌宴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,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,传承瑶族文化魅力

贺州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7-23 16:29:34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。在众多非遗项目中,土瑶长桌宴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,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展示瑶族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。据统计,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5万人次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土瑶长桌宴,又称瑶族长桌宴,是瑶族人民在节日庆典、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举行的一种传统宴席。它源于瑶族先民对自然崇拜的信仰,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底蕴。长桌宴上,瑶族人民热情好客,以丰盛的菜肴、独特的礼仪和欢快的歌舞,展示了瑶族人民的热情与豪爽。

土瑶长桌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,标志着这一传统习俗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与保护。据了解,长桌宴的食材多为自给自足的农产品,如瑶山特色腊肉、竹筒饭、酸汤鱼等,既保证了食物的新鲜与美味,又体现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。

在长桌宴上,瑶族人民以歌舞为伴,欢声笑语不断。瑶族歌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如《瑶族长鼓舞》、《瑶族山歌》等,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。此外,长桌宴上还设有丰富的民俗活动,如瑶族婚俗表演、瑶族刺绣展示等,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深入了解瑶族文化。

近年来,随着土瑶长桌宴的知名度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。据统计,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,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。同时,长桌宴的传承与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业、餐饮、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土瑶长桌宴,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一方面,加强对长桌宴技艺的传承与培训,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长桌宴师傅;另一方面,挖掘和整理长桌宴的历史文化,编写相关书籍和资料,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习俗。

总之,土瑶长桌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展示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们期待土瑶长桌宴能够继续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瑶族文化的魅力。

贺州新闻纵横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,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