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建成广西首个零碳示范村,光伏覆盖率超90%,引领绿色乡村振兴新潮流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,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。在广西贺州市,一座零碳示范村的建成,不仅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,更成为了广西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典范,为全区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这座零碳示范村位于贺州市八步区,占地面积约1000亩,总投资约2亿元。项目以“绿色发展、低碳生活、生态宜居”为理念,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,通过光伏发电、节能建筑、生态农业等多种方式,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,碳排放量为零。
在光伏发电方面,该示范村的光伏覆盖率高达90%以上。全村共安装了约1.2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,每年可发电约1200万千瓦时,满足全村居民生活用电需求。此外,光伏发电系统还具有很好的环保效益,可以减少约400吨二氧化碳排放。
在节能建筑方面,示范村采用了新型节能建筑材料,如保温隔热材料、太阳能热水器等,降低了建筑能耗。同时,村内的道路、广场、住宅等均采用透水铺装,有效减少雨水径流,提高雨水利用率。
在生态农业方面,示范村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提高农业产值。村民通过种植有机蔬菜、水果等,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、有机、高效。同时,示范村还建立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,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,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。
作为广西首个零碳示范村,贺州零碳示范村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村民通过参与光伏发电、生态农业等项目,实现了增收致富。同时,示范村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,为当地旅游业注入了新活力。
贺州零碳示范村的建设,为广西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:
1. 政策支持: *** 应加大对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,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。
2. 技术创新:鼓励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推动绿色、低碳技术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。
3. 人才培养:加强农村人才培养,提高村民环保意识,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。
4. 产业融合:推动农业、旅游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实现乡村振兴的多元化发展。
总之,贺州零碳示范村的建成,标志着广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广西的乡村将呈现出一片绿色、美丽、宜居的新景象。
- • 潇贺古道名人家谱数据库建成:千万华人可在线寻根
- • 贺州公益电影放映工程:照亮乡村文化生活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深贺教育协作升级,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托管贺州两所中学,共育未来人才
- • 潇贺古道名士长廊动工,百尊青铜雕像再现千年文脉
- • 黄姚古镇揭开明代进士牌坊群之谜:七座石坊诉说百年科考风云
- • 平桂区龙井村洞穴餐厅走红,月均营收超50万元,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
- • 贺州首创“乡村振兴积分超市”,村民环保行为可换实物,助力乡村绿色发展
- •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,年发电量助力30万户家庭用电无忧
- • 贺州东融广场盛大开放,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,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
- • 平桂矿区遗址公园盛大开园,蒸汽小火车带你穿越“锡都百年”时光之旅
- • 农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助力全面覆盖,打造绿色美丽乡村
- •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,20万亩林地成功纳入粤港澳碳市场
- • 八步区长者食堂全面覆盖,惠及3万农村老人,温暖夕阳红
- • 八步区淮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,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再创辉煌
- • 贺州首条“农业观光轻轨”通车,绿色之旅开启田园风情新篇章
- • 八步区特殊教育学校新楼竣工,无障碍设施全场景覆盖,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
- • 农村电商直播村全覆盖,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50%:乡村振兴的新引擎
- • 钟山贡柑果脯强势入驻山姆会员店,年采购合同额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黄姚古镇科举博物馆揭牌,AI模拟古代乡试引学子体验历史文化新风尚
- • 贺州“万亩设施蔬菜”工程启动,智慧大棚助力亩产收益翻三倍
- • 矿区子弟校营养午餐全覆盖,瑶药膳助力儿童健康成长
- • “绿色扶贫新路径: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发电站,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助力贫困户脱贫”
- • 大湾区万名技工赴贺州实训,共建“东融工匠培育基地”助力区域技能人才发展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贸易港启动,年培训直播人才超千人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钟山黑木耳智慧大棚投产,单位产量提升30%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瑶汉双语扶贫广播开播,政策解读直达深山瑶寨
- • 广西省工委革命旧址“红色教育研学带”建成,5万学生打卡传承红色精神
- • 贺州首创“搬迁户积分超市”,参与社区治理可兑换生活物资
- • 富川扶贫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,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扶贫故事
- • 钟山十里画廊石林迷宫开放,喀斯特峰丛成攀岩爱好者新宠
- • 昭平四中荣获“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”称号,绿色教育再创佳绩
- • 桂江生态游船首航启航,千年悬棺崖画与白鹭栖息岛共绘自然画卷
- • 贺州温泉康养综合体盛大开业,大湾区游客预订量占比超七成,康养旅游新地标崛起
- • 昭平油茶林套种中药材,林下经济亩产收益提升3倍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昭平茶农创新“茶园入股”新模式,贫困户实现终身分红
- • “竹编元宇宙”上线,扫码体验非遗工艺品的虚拟编织之旅
- • “平桂工匠”培训基地盛大开班,免费培养500名石材雕刻技工助力产业发展
- • 贺州首条“非遗主题高铁专列”发车,车厢变身瑶族文化展厅,传承民族瑰宝
- • 非遗瑶绣集市落户红花镇,百元内淘纯手工绣品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贺州农村“长者食堂”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5万老人共享温馨时光
- • 昭平茶油跨界美妆,山茶籽面膜首月销售额破百万,引领绿色护肤新潮流
- • 瑶族风雨桥群申遗启动,古村落旅游收入破亿元:传承与创新共绘民族风情画卷
- • 八步区碳酸钙全产业链集群崛起,新材料产值首破200亿元大关
- • 农村智慧消防系统全覆盖,助力火灾发生率下降80%
- • 黄姚古镇荣膺“全球十大诗意小镇”,夜游经济收入翻两番,魅力无限
- • 社区教育体验中心盛大开放,市民免费选修茶艺、剪纸、无人机课程
- • 瑶族歌圩文化研学基地开营,千名学生共赴“活态非遗”之旅
- •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,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,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黄姚古镇:民宿集群蓬勃发展,辐射带动周边20个村落共荣
- • 富川瑶乡“簸箕宴”成文旅名片,游客体验手抓饭民俗
- • 广西东融医疗器械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
- • AI智能阅卷系统助力中考,主观题批改效率提升70%
- • 桂江生态经济带正式启动,康养旅游引资超30亿元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融合教育示范区在八步区落地生根,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比例创新高
- • RCEP跨境商品集散中心启用,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50%,助力区域经济繁荣
- • 腊味文化节盛大开幕,非遗技艺腊肠出口RCEP国家再掀热潮
- • 平桂区AI猪脸识别养殖系统上线,助力精准管理万头黑猪
- • 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:党建引领,打造“党建+产业”扶贫样板
- • 富川冷泉香芋美食节盛大开幕,芋头扣肉宴限时预约,美食狂欢等你来!
- • 平桂草药集市复兴,瑶医义诊助力健康,单日接诊超千人
- • 昭平桂江禁渔十年成效显著,鳜鱼种群数量恢复至历史水平
- • 钟山二小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,展现科技创新新风采
- • 全国首个“塌陷区光伏花海”开放,夜间灯光秀点亮星空
- • 文华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中心启用,AI情绪识别系统助力心灵呵护
- • 瑶乡“护学专线”全覆盖,校车GPS定位让家长实时追踪,守护孩子上学路
- •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:艺术院校师生心中的艺术殿堂
- • 中国长寿之乡康养产业园盛大投用,签约医养项目15个,助力健康产业发展
- • “双减”政策下创新案例:无人机编程课入选教育部示范,课后服务再添新亮点
- •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,古法技艺结合冻干技术闯国际市场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,矿工家庭免费入住温暖家园
- • 乡村互助养老试点: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,换积分新模式助力养老事业
- • 《桂东游击队创始人吴赞之日记公开,潇贺古道游击战秘史首次揭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