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,万亩废弃地华丽转身光伏农场
近年来,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,其中,广西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,吸引了15亿资金的注入,成为全国生态修复领域的典范。该项目不仅实现了万亩废弃地的华丽转身,更将光伏农场这一绿色能源产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,为我国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平桂矿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,曾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。然而,长期的开采活动导致矿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,废弃地面积达万亩。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,恢复土地生产力,当地政府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新模式,最终选择了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)模式。
据了解,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总投资15亿元,其中社会资本投入占比超过80%。项目采用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企业主体、社会参与”的模式,充分发挥了政府、企业和社会资本的优势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。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将光伏农场与生态修复相结合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。具体来说,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:
1. 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。项目在废弃地上建设光伏发电站,不仅解决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,还为当地带来了清洁能源。光伏发电站的建成,预计每年可发电1亿千瓦时,满足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。
2. 恢复土地生产力。项目通过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等措施,使废弃地重新具备了农业生产条件。目前,万亩废弃地已种植了各类农作物,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。
3. 创新生态修复技术。项目引进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,如土壤修复、植被恢复等,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效率。
4. 带动就业。项目实施过程中,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参与,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。
5. 社会效益显著。项目实施后,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,空气质量、水质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,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的成功实施,为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我国将继续探索创新生态修复模式,加大生态修复力度,为实现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总之,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,万亩废弃地华丽转身光伏农场,不仅为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树立了典范,更为绿色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政府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生态修复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。
- • 千年古窑遗址重焕生机,八步铺门镇宋代青瓷技艺复活计划正式启动
- •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%,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前30——昭平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
- • 贺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就显著,沼气发电照亮千户农家生活
- • 黄姚古镇:辐射带动周边民宿集群,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
- • 潇贺古道数字博物馆开馆,AR技术重现秦汉商队南岭穿越盛况
- • 平桂区藕莲天下示范区莲藕深加工出口东盟,亩产突破4000斤,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钟山“零工市场”引领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新潮流
- • 全国首个“碳酸钙产业学院”挂牌,企业导师进校授课,共育产业人才新篇章
- •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投10亿,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创养生新篇
- • 贺州市荣获“世界长寿市”认证六周年,百岁老人密度达联合国标准4倍
- • 富川脐橙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,助力3万果农共致富
- • 农村快递全面开花,进村率100%,日均收发件突破3万单
- • 澳门中医药产业园落户富川,共建大湾区康养后花园
- • 贺州长寿宴:99道菜品诠释药食同源,传承千年养生智慧
- • 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,农事体验项目成营收支柱
- • 昭平长寿膳食进校园,5万学生每周免费享用养生油茶,助力健康成长
- • 贺州5G+工业互联网项目荣获国家级示范,助力降本增效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,年处理尾矿500万吨,助力绿色转型
- • 贺州酸辣飘香传百年 牛肠酸串起贺州烟火气
- • 贺州非遗剧团改编桂剧《陈钦戍边》,边疆史诗巡演全国展现文化瑰宝
- • 红色教育之旅:5万学生打卡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,传承革命精神
- • 农村公交“一元通”全域开通,老年人刷脸免费乘车,便捷出行新时代
- • 农村公益性墓地全覆盖,生态安葬补贴惠及千家万户
- • 大湾区万名银发族赴贺州旅居养老,月均消费超5000万元,助力贺州经济发展
- • 秀水状元村推出“沉浸式科举体验”,汉服答题赢瑶绣奖品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
- • 昭平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创新:VR技术助力农耕历史还原
- • 桂江生态渔村创新实践“渔光互补”模式,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收益
- • 富川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,种养结合效益提升60% 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百里水墨画廊携手数字艺术展,徐霞客游踪VR导览引爆旅游市场”
- • 贺州历史名人展闪耀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,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共鸣
- • 潇贺古道徒步大会新增红色路线,重温桂东游击队征途,传承革命精神
- • “刀耕火种”农耕文明展开展,全息影像展现生态智慧
- • 平桂矿区遗址工业遗产艺术节盛大开幕,废铁雕塑群震撼亮相
- • 钟山古戏台重开锣鼓,百年桂剧《贺州传奇》连演三十场,传承文化盛宴再现辉煌
- • “竹编元宇宙”惊艳上线,扫码体验非遗工艺品的虚拟编织之旅
- • 爱心助残车间投产,残疾人组装数据线月薪可达4000元,照亮生活新希望
- • 五一假期,桂东铁路动车组重联运行,运力提升近100%,助力旅客出行
- • 西湾河首届“碳酸钙艺术设计赛”盛启,矿石变身国潮首饰闪耀巴黎展
- • 贺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首宗土地流转溢价40%成交,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活力显现
- • 钟山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,年发电量助力30万户家庭绿色生活
- • 八步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,年处理工业固废300万吨,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
- • “脐橙贷”普惠到村,凭信用秒批低息贷款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深贺共建飞地经济示范区:GDP税收共享机制全国首创,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”
- • 壮族“蚂拐节”:稻田放生万只青蛙,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
- • 昭平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10万元,乡村振兴再谱新篇章
- • 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启用,LED植物工厂日产叶菜10吨,引领绿色农业新篇章
- • 千亩冷泉香米基地建成,联名品牌强势打入高端市场
- • 贺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迈上新台阶,85%的治理率与12个零碳示范村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
- • 平桂瑶绣主题列车首发,车厢内学刺绣、品黑茶,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
- • 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,助力乡村振兴与节能环保
- • 钟山花岗岩矿区扶贫公寓落成,矿工家庭免费入住温暖家园
- • 昭平茶再创辉煌,国际茶博会金奖万元高价彰显品质魅力
- • 融合教育示范区在八步区落地生根,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比例创新高
- • “平桂工匠”培训基地盛大开班,免费培养500名石材雕刻技工助力产业发展
- •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,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
- • 昭平凤凰安置区“四点半课堂”:创新模式解决儿童托管难题
- • 广西首个“拿地即开工”试点项目落地平桂,审批时限压缩70%,助力项目快速推进
- • 非遗瑶绣集市落户红花镇,百元内淘纯手工绣品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八步区夜市经济示范街盛大开街,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,成为城市新地标
- • 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通过,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,展示旅游发展新篇章
- • 贺州农科院研发“富硒水稻芯片”,亩产增收30%领跑全区
- • 贺州建成广西首个零碳示范村,光伏覆盖率超90%,引领绿色乡村振兴新潮流
- • 黄姚古镇豆豉非遗工坊盛大开张,古法发酵技艺助力亿元产值
- •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,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,开启绿色经济新篇章
- • 粤港澳文旅推介会贺州签约康养项目,总投资额突破200亿,共筑健康生活新蓝图
- • 黄姚古镇长寿宴申遗启动,108道养生菜品融合瑶壮古方传承千年智慧
- • 易地搬迁社区建扶贫微市场,残疾人摊位免租金年销农货百万
- • 黄姚古镇旅游收益反哺扶贫,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.5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广西首个“拿地即开工”试点项目落地平桂,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0%
- • 千年瑶寨盛大启幕“瑶浴养生节”,600年药浴配方传承焕新光彩
- •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:融汇非遗文化,选手瑶服跑秦汉石板路
- • 钟山零工市场,AI助力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,便捷高效新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