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姚古镇汉服节盛大启幕,百名模特演绎潇贺古道千年风韵
近日,我国历史文化名镇——黄姚古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节。随着汉服节的盛大启幕,百名模特身着精美汉服,在古镇的街头巷尾演绎着潇贺古道千年的风韵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。
黄姚古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,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。古镇依山傍水,风景秀丽,素有“小桂林”之称。此次汉服节的举办,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汉服。
在汉服节启幕仪式上,黄姚古镇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,对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,并对广大游客表示欢迎。随后,一场精彩的汉服走秀表演正式拉开帷幕。
活动现场,百名模特身着各式各样的汉服,从汉唐、宋明、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中汲取灵感,将汉服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模特们款款而行,步履轻盈,仿佛穿越千年,将观众带入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。
在潇贺古道的背景下,模特们的表演更具特色。潇贺古道是古代岭南地区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模特们身着汉服,沿着古道漫步,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。
此次汉服节还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,如汉服知识问答、传统技艺展示等,让游客在欣赏汉服表演的同时,还能深入了解汉服文化。活动现场,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,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。
据了解,此次汉服节为期三天,期间还将举办汉服摄影大赛、汉服文化讲座等活动,让游客在黄姚古镇度过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周末。
黄姚古镇汉服节的举办,不仅为游客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,更是对汉服文化的一次传承与推广。在新时代背景下,汉服文化逐渐受到广泛关注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爱汉服。此次汉服节的成功举办,无疑为弘扬传统文化、推动汉服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黄姚古镇汉服节的启幕,标志着我国汉服文化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汉服文化将在更多的地方绽放光彩,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- •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“中国最美生态茶园”,茶旅融合收入突破15亿
- • 贺州经开区“跨省通办”专窗开通,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农村公交“一元通”全域开通,老年人刷脸免费乘车,共享便捷出行新时代
- • 南深高铁贺州段全线贯通,1.5小时直达广州,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
- • 鹅塘镇万亩藕田谱写“稻藕轮作”新篇章,藕粉出口量领跑全国市场
- • 生态循环养殖场建成,粪污转化有机肥助力万亩果园绿色发展
- • 贺州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,千名“新农人”直播带货年销破10亿
- • “深贺携手,数字结对: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备份基地落户贺州,共筑智慧未来”
- • 贺州“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”上线,智能推荐时令菜品,解锁美食新体验
- • 平桂瑶绣惊艳纽约时装周,非遗传承人跨界演绎民族风采
- • “家长法治课堂”上线,联合法院开展防欺凌主题宣讲,共筑青少年安全防线
- • 黄姚古镇荣膺“全国非遗旅游小镇”,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创新高
- • 贺州瑶族盘王节万人长鼓舞破纪录,游客沉浸式体验祭祀盛典
- • 贺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行,粤桂联合发放首笔“绿水支票”2000万,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“壮汉双语教学示范校”增至20所,民族语言与普通话双通道教学助力民族教育发展
- • 贺州市“千村万园”计划启动,庭院经济助力10万农户增收
- • 平桂职教中心与比亚迪携手共建实训基地,助力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
- • 贺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驿站,发放东融英才卡超千张,助力区域人才交流与发展
- • 五一假期,桂东铁路动车组重联运行,运力提升近100%,助力旅客出行
- • 昭平茶宴惊艳大湾区,米其林餐厅客单价888元/位彰显高端品味
- • 昭平“乡村网红”孵化计划助力百名脱贫户直播卖茶,月入过万
- • 贺州市首个社区阅读示范点揭牌,家门口万册图书任你借阅
- • 黄姚古镇旅游收益反哺扶贫,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.5万元,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“南乡镇瑶族婚俗实景剧”首演盛大举行,游客沉浸式体验“对歌定情”
- • 钟山贡柑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上线,扫码即可追溯全生命周期数据
- •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,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
- • 贺州综保区封关运营,首单跨境电商出口货值破千万,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
- • 平桂“妈妈岗”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接单缝纫增收
- • 碳酸钙产业碳中和试点启动,光伏+碳捕集技术助力年减碳10万吨
- • 昭平“共享农机”平台注册用户突破万人大关,农机使用率实现翻番增长
- • 平桂矿区万亩光伏农场并网发电,年收益反哺乡村振兴3000万元
- • 比亚迪刀片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落户钟山,年产值预计超30亿元,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
- • 富川脐橙大数据中心上线,助力万亩果园智能管护迈向新台阶
- • 富川瑶乡冷泉香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亩均收益翻倍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,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,助力传统美食走向国际舞台
- • 八步区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超90%,成功获评全区生态示范县
- • 民国才女欧阳予倩故居修缮竣工,戏剧文化周将上演其经典剧目
- • 平桂“藕稻共育”生态轮作模式,亩均收益提升40%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贺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行,粤桂联合发放首笔“绿水支票”2000万,共筑绿色生态防线
- • 富川县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成功并网,年发电量可覆盖20万户家庭
- • 昭平茶再创辉煌,国际茶博会金奖万元高价彰显品质魅力
- • 贺州首个“粤菜师傅”培训基地落户,广式早茶技艺走进职校课堂,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
- • 灵活就业公积金贷款助力创业,累计发放3.48亿元惠及超万人
- • “富川‘村BA’联赛助力夜经济繁荣,贫困户摊位月销突破5万”
- • “候鸟式”康养公寓盛大开业,湾区老人实现异地医保结算入住新篇章
- • 贺州富硒农业走廊成型,硒稻硒茶出口东盟订单激增300%
- • “公安镇千年古井祈泉仪式复原:瑶族古调吟诵引学者热议”
- • 贺州教育云平台成功上线,50万师生共享“一人一空间”新体验
- • “大湾区环保组织携手贺州共建‘珠江防护林绿色走廊’”
- • 昭平茶旅轻轨试运行,游客空中俯瞰万亩生态茶园,体验茶乡新风尚
- • 平桂区黄金珠宝产业园年营收突破百亿,大湾区客商占比超60%再创佳绩
- • 贺州市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,年放映超万场,文化惠民暖人心
- •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:一站式体验,尽享采茶、制茶、茶浴的悠闲时光
- •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《临贺长歌》,场场爆满一票难求,传统文化魅力再现
- • “八步古道诗歌节盛大开幕,徒步采风写诗赢万元奖金,诗意之旅等你来启程”
- • 贺州农业招商签约破百亿,湾区资本抢滩长寿食品赛道,共筑长寿产业新蓝图
- • 平桂农村物流中心投运,生鲜直供大湾区缩短至6小时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思勤江畔”萤火虫诗歌节:诗人与昆虫学家跨界对谈,共赴自然与文学的盛宴
- • 富川瑶绣包装非遗美食礼盒惊艳巴黎食品展,签约订单破亿创历史新高
- • 《富川过山瑶婚俗惊艳央视,新郎爬楼娶亲引爆短视频平台》
- • 瑶绣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,绣娘月均收入达6000元
- • 平桂土瑶寨非遗工坊借力抖音,长桌宴银饰直播日销百万,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瑶族新娘“哭嫁歌”:AI修复与濒危方言的有声字典
- • 黄姚古镇五一狂欢,单日客流破10万,非遗豆豉辣酱日销20吨
- • 非遗瑶绣集市落户红花镇,百元内淘纯手工绣品,传承与创新共舞
- • 北陀镇防洪工程惠及万人,千年水患村变身湿地公园安居区
- • 昭平茶农创新“茶园养老”模式,贫困户入股共享终身分红
- • 平桂区“共享厨房”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,年销额突破2亿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塌陷区地心音乐会开唱,天然溶洞回声成乐器,打造沉浸式音乐盛宴”
- • “教育大脑”大数据中心投用,助力精准预警学生心理与辍学风险
- • 深贺科创飞地落户深圳前海,50项专利技术助力贺州智造腾飞
- • 八步区村级集体经济“飞地光伏”项目成功并网,年发电收益突破千万元大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