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平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崛起,年客流量突破30万,传承客家文化魅力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,各地纷纷挖掘本土文化资源,打造特色旅游品牌。在广西昭平县,北陀镇凭借其独特的客家围屋文化,成功打造了一座集历史、文化、旅游于一体的客家围屋文化村,年客流量突破30万,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昭平北陀镇位于广西东北部,是客家人的聚居地。这里的客家围屋,是客家人在长期迁徙过程中,为适应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而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居住形式。这种围屋结构严谨,功能齐全,既具有防御功能,又具有居住、生产、娱乐等多种功能,是客家文化的瑰宝。
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,北陀镇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围屋文化村的打造。他们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,加大资金投入,对客家围屋进行修复和保护,同时,还引进了一批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,如客家美食、客家民俗表演等,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,深入了解客家文化。
在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,游客可以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群,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。这些围屋大多建于明清时期,历经沧桑,依然屹立不倒。走进围屋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。
除了观赏客家围屋,游客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客家美食。北陀镇的客家美食种类繁多,有客家盐焗鸡、客家豆腐、客家酿豆腐等,色香味俱佳,让人回味无穷。此外,游客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客家民俗表演,如客家山歌、客家舞蹈等,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客家文化,北陀镇还定期举办客家文化节等活动。在这些活动中,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客家传统工艺,如客家刺绣、客家剪纸等,感受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勤劳。
随着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,年客流量也逐年攀升。据统计,2019年,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的成功打造,不仅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,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北陀镇将继续加大客家围屋文化村的保护力度,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,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,感受客家风情。
总之,昭平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尽情领略客家文化的韵味,感受客家人民的热情好客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将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- • 《瑶族文化校本教材》编纂成功,富川瑶族自治县引领全国民族文化传承新篇章
- • 八步区新材料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产值突破百亿,成为桂东经济新引擎
- • “脐橙贷”普惠到村,凭信用秒批低息贷款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家政服务培训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,首批“金牌月嫂”受粤港澳雇主热烈预订
- • 钟山“状元宴”习俗活化:高考学子穿汉服行拜师礼,传承传统文化新风尚
- • 大湾区数字贸易港启动,直播电商基地助力年培训主播千人,共绘数字经济新蓝图
- • 贺州古瑶寨石碑揭秘:清代女书石碑破译瑶汉交融密码
- • 贺州籍中共早期党员黄士韬家书公开,揭秘省港大罢工历史细节
- • 贺州首创“生态警察+无人机巡查”模式,助力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
- • 贺州东融产业园签约大湾区百亿项目,深贺共建“飞地经济示范区”再掀合作热潮
- • “百家灶”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,一村一灶重现古法烹饪魅力
- • 富川粤桂协作劳务服务中心定向输送技工5000人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农村工匠培训基地开班,砌筑工、瑶绣师等持证上岗率超9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共享科学实验室”助力乡村小学,远程连线名校实验课,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
- • 八步区扶贫车间转型升级,产品附加值提升4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AI教师助力乡村教育,智能系统辅助英语口语教学在30所村小展开
- • 贺州预制菜智能工厂启用机器人分装,产能提升5倍,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黑木耳工厂化栽培项目成功投产,日产鲜菇10吨直供珠三角市场
- • 八步客家山歌擂台赛开锣,AI评分系统助力方言保护
- •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,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未来
- • 昭平黄姚豆豉工坊盛大开园,非遗产品订单量激增3倍,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章
- •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与百所美院携手,年接待师生达2万人次,助力艺术教育发展
- • 昭平油茶产业跨省合作,连锁门店覆盖粤港澳50城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黄姚古镇焕新颜,AR沉浸式游览开启明清商帮故事之旅
- • 贺州积极申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,绿色项目库储备超300亿,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桂东国际陆港首发中欧班列,碳酸钙制品直抵波兰马拉舍维奇,开启跨国贸易新篇章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“菜篮子”贺州配送中心年发货量突破50万吨,助力区域食品安全
- • 深贺科创飞地落户深圳前海,50项专利技术助力贺州智造腾飞
- • 贺州“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”上线,智能推荐时令菜品,解锁地方特色美食新体验
- • 昭平凤凰安置区“四点半课堂”:破解儿童托管难题,助力家庭教育
- • 千亩撂荒地变“共享农场”,大湾区企业认耕新潮流
- • 生态循环养殖场建成,粪污转化有机肥助力万亩果园绿色发展
- • “瑶族新娘哭嫁歌”:AI修复与濒危方言的有声字典,传承民族文化的新篇章
- • 昭平油茶文化节盛大启幕,世界最大油茶擂钵亮相,万人共擂茶香四溢
- • 贺州长寿宴美食IP获米其林团队注资,拟开百家连锁店,引领餐饮新潮流
- • 非遗刺绣进校园,万名学生学瑶绣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昭平南山茶海碳汇交易试点:万亩茶园卖出“空气”100万元,绿色经济新篇章
- • 贺州非遗美食“南乡白糍”:跨越国界的乡愁解药,远销欧美受热捧
- • 千年古道焕新颜,徒步穿越三省秘境之旅即将开启
- • 平桂非遗美食地图:探寻马蹄糕与酸辣螺蛳粉的街头秘境
- • 富川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,瑶族风情街年客流量预破百万
- • “候鸟式”康养公寓盛大开业,湾区老人可享受异地医保结算便利
- • 古明城夜游新玩法:灯笼市集邂逅瑶族婚俗实景演出,体验别样风情
- • “富川首推农村“社区养老互助圈”,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获积分”的创新养老模式
- • 贺州荣膺“世界长寿市”认证五周年,百岁老人比例领跑全球三倍
- • 钟山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圆满完成,户均停电时间缩短8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壮族抗倭名将韦银豹古战场遗址发现明代军屯粮仓,文旅项目启动
- • 贺州农村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,千名“新农人”直播带货年销破10亿
- • 千亩冷泉香米基地建成,联名品牌成功打入高端市场
- • 稻渔共生模式在莲塘镇推广,每亩综合收益突破8000元,农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石梯村悬崖栈道建成,360°全景观赏平桂喀斯特峰林盆景
- • 钟山非遗文创产业园盛大开园,瑶绣产品年销量突破5000万元
- • “稻渔共生”模式在莲塘镇大放异彩,每亩综合收益突破8000元
- •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%,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前30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:农事体验成营收支柱,带动乡村振兴新动力
- • 钟山二中科创团队勇夺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等奖,展现青春风采
- • 平桂区“雨露计划+”培训助力新型职业农民,就业率高达95%
- • 贺州打造全区首个“5G+VR”科普教育基地,开启地下溶洞探秘之旅
- • 石材废料制肥技术落地,年消化废渣1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
- • 桂江生态游船首航启程,千年悬棺崖画与白鹭栖息岛共绘自然画卷
- • 千年古城墙与现代商业街同框,贺州文庙片区改造焕新颜
- • 昭平藤编合作社:指尖上的致富之路,助力留守妇女扬帆出海
- • 贺州首个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式启用,年销售额目标直指5亿元
- • 平桂区智慧农机共享平台正式启用,手机一键呼叫无人收割机助力农业生产
- • 《水利专家于鸣九治水图录出版,古法智慧闪耀全球治水案例库》
- • 世界长寿市十周年庆典盛大开幕,百国专家齐聚贺州解密康养饮食之谜
- • 贺州跨境电商业绩突飞猛进,RCEP订单占比高达六成
- • “暖胃工程”助力乡村学校,营养食谱全覆盖,关爱农村学子健康成长
- • 贺州首条“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”上线,亲子采摘+农耕体验燃动大湾区亲子游市场
- • 明代抗倭英雄毛温陵墓修复完成,海防精神展馆同步开放,传承历史记忆,弘扬民族精神
- • 富川瑶绣非遗工坊创新推出定制服务,48小时极速交付专属绣品
- • 贺州首个“黄金珠宝+碳酸钙”产业融合园落户八步,年产值目标百亿,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